(1)人物介绍
杨维桢(1296-1370),字廉夫,号铁笛道人,晚年自号老铁。浙江人。元末明初诗人、文学家、书画家。
杨维桢为元代东南地区诗坛领袖,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著称,其风格独树一帜,被后世誉为“铁崖体”。他的文学作品涉猎广泛,包括诗、词、曲、赋等,其中尤以词赋最为人称道。杨维桢的词赋多抒发个人情感,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在书画方面,杨维桢同样造诣深厚,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,笔力遒劲,结构奇崛,颇具个性。他的画作则以山水、人物为主,画风清新脱俗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(2)人物关系
杨维桢比陶宗仪年长,曾经为陶宗仪作像赞,为陶宗仪的《说郛》作序,又为陶宗仪死于兵祸的两个妹妹和弟媳作《陶氏三节传》,并提供给编写《元史》的宋濂。陶宗仪服父丧守孝期满,曾登门拜访杨维桢,请他撰写父亲的墓碣铭,杨维桢当时声望就很高,登门请求写作诗文的碑铭者甚多,但还是应陶宗仪之请撰写了《白云漫士陶君墓碣铭》,足以见得杨维桢对陶宗仪的看重。
对于陶宗仪在学术研究上的过人之处,杨维桢不吝赞赏,但对于其作品中的弊病,他同样一针见血地指出。例如,杨维桢在为陶宗仪的作品《说郛》所作的序中表达了他的赞赏:“阅之经月,能补予考索之遗。学者得是书,开所闻扩所见者多矣”,在他看来,此书所涉内容包罗万象,非常全面,能使学者增长见闻。同时杨维桢也对陶宗仪为学偏离了传统儒士的道路作出批评:“说不要诸圣经,徒旁搜泛采,朝记千事,暮博千物,其于仲尼之道何如也?……九成尚以斯言勉之。”他以长者的身份勉励陶宗仪,认为陶宗仪治学要像孟子说的那样在广博的学习后回归到核心的“道”上来。
陶宗仪也有《次韵答杨廉夫先生》等回赠给杨维桢的诗作,他们之间的交往,不仅体现了两人之间的友谊,更反映了元末文人之间相互支持、共同进步的文坛风气。
(3)陶宗仪与杨维桢交往的绘画故事素材:杨维桢在《说郛》序中肯定《说郛》的同时,也对其不足之处作批评,对陶宗仪的文学有很大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