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频
陶宗仪朋友圈 >朋友圈 >宋濂

(1)人物介绍


宋濂(1310-1381),字景濂,号潜溪。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被朱元璋誉为“开国文臣之首”,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,奉命主修《元史》,并被尊为“五经”师。


宋濂极其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“道德之儒”,他认为道德之儒是“千万世之所宗”,所以一生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条。他具有强烈的正义感,不屈服于权势,不受诱于私欲,在官场中敢于直言,不畏强权。此外,他也像孔子一样致力于教育事业,注重以身作则胜于言传,培养了朱标、方孝孺、郑渊等杰出人才。晚年因长孙牵连胡惟庸案遭到流放,途中病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孝经新说》《周礼集说》《潜溪内外集》等。


(2)人物关系


宋濂与陶宗仪的友谊深厚,曾为陶宗仪的两位妹妹及弟媳撰写《题天台三节妇传后》,并为陶宗仪的《书史会要》作序。洪武六年(1373)秋,陶宗仪自京师返归松江,宋濂等一行官员纷纷为陶宗仪送行。宋濂撰写了《送陶九成辞官归华亭序》,说“九成有功于国,比于它仕者留心簿书期会而不知教化者,又为何如哉!苟谓之仕,亦可也。”序中他详细分析了陶宗仪不做官的理由,并指出其虽不在官位,但于国的贡献却不亚于在官位上的人。在众多送行的官员中,宋濂可谓是陶宗仪的知己了。宋濂在儒学的忠义和教育上对陶宗仪影响是深远的。


此外,宋濂在《元史》的编纂过程中,也得到了陶宗仪的协助,两人共同为保存和传承元代文化作出了贡献。


(3)陶宗仪与宋濂交往的绘画故事素材:《秋江送别图》,宋濂等一行官员在龙江边劳劳亭为陶宗仪送别,宋濂撰写了《送陶九成辞官归华亭序》。


宋濂